时间:2022-10-13 00:37:14 | 浏览:0
1952年,在全国第一届评酒大会上,西凤和茅台、泸州老窖、汾酒一同被评为四大名酒,周总理亲自批示让西凤扩大产能,西岐大地上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六十多年过去了,茅台成为白酒老大;泸州老窖江湖地位犹在;汾酒虽然地位不如从前,但市值也已突破千亿;连后来居上的五粮液,洋河也在逐鹿中原的路上,曾经的四大名酒之一西凤酒,偏居一隅,成了落魄的凤凰。
西凤酒是只凤凰
西凤酒原产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古代称为“雍城”。因为凤凰在那里飞翔而得名,古书记载“凤凰鸣于岐, 翔于雍”。公元前677年,秦国定都雍城,在雍城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柳树成荫,水质甘润醇美,酿出来的酒称之为秦酒,是秦朝犒赏三军的专用酒。西凤说,这就是他们的起源。总之,有些名气的酒厂,都能找到几百年前的祖宗。是真是假,各位自己看就行。
到了宋朝的时候,宝鸡成了重要的商贸要塞,产自河东的湖盐主要通过凤翔来销往西南、西北,凤翔的酒业当时就很繁荣。
宋嘉佑七年的时候,凤翔迎来了一个判官,他就是苏轼。苏轼是出了名的美食家,对于美酒也非常痴迷。饮过西凤酒之后,曾写诗赞誉“花开美酒唱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
岭南荔枝、海南生蚝、东坡肉、东坡肘子等,都因为和苏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行销全国,苏轼也成了“最强带货网红”。可没想到的是,千年网红苏轼,却在西凤酒的身上翻车了。
到了明清时期,据《凤翔县志·酒业》记载,明万历年间,朝廷强索民财,致使凤翔的酒业几乎倒闭。一直到清朝才重新繁茂。宣统二年,西凤酒参加南洋劝业会,获银质奖。
民国几十年,战火频繁,是最让中国人糟心的几十年。由于时局的原因,到建国后凤翔县只剩下了7家酒坊。1952年,白酒江湖的第一次武林大会在京召开,西凤居然拿下了四大名酒的席位,足见其品质确实过硬,风味确实很独特。
其他几家名酒,拿到江湖地位后,迅速就有了动作,而且很快就行销全国,西凤却迟迟不动。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回国途径香港时,港澳同胞设宴为总理接风洗尘,宴席上四大名酒唯独没有西凤非常遗憾。总理询问原因,才得知是因为西凤酒产量极低一瓶难求。
1956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陕西省西凤酒厂正式建立。周恩来对西凤的这种情谊,说实话最喜欢讲总理故事的茅台,也没有这样好的机缘。
西凤酒的产地陕西,往北有山西汾酒;往南就是四川、贵州,这条通道自古商旅不绝,融合南北之后,西凤酒天生自带了清香跟浓香的基因。
中温制曲,配以甘美的柳林井水和泥窖发酵,真正的造出了佳酿。另外,西凤酒还有着大量的传统储酒神器——酒海,酒藏其中后老熟程度非常快,酒香也更加甘醇。
酒海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储酒器物,直径可达两米五左右,是世界酿酒行业传统储存单体最大的容器。酒海有一个神奇的特点就是,“装酒滴酒不漏,装水挥失殆尽”。酒海储酒,中国人用了近千年。今人对其研究的时候发现,古人采用荆条或木材编织成大篓,内壁以血料、石灰等作为粘合剂,糊上百层麻苟纸和白棉布,然后用蛋清、蜂蜡、熟菜子油等以一定比例涂擦、晾干而成。这种涂料的成分能和酒精发生奇妙的反应,并形成一种半渗透的薄膜,因此也就出现了“装酒滴酒不漏,装水挥失殆尽”奇观。
可以说凤香的形成,酒海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只凤凰是怎么落魄的
西凤是个酒厂,却不太愿意酿酒,忘了自己是酒企,怎会不倒。自己家不出好酒,再怎么折腾,到最后都会成空。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酒企中最先开始有些传奇色彩的应该就是五粮液了。在坚定不移走高端路线的同时,大规模开始合作开发贴牌生产。这种现象,茅台、汾酒、泸州老窖都做过,但都没有五粮液做的成功。
眼看着老大哥们都这么干,曾经和这些酒都平起平坐的西凤,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啊,于是也依样画葫芦的开始合作开发,也开始准备走高端路线。
东施效颦的西凤酒,在贴牌生产这一步上,就走出了很大的问题。西凤酒的贴牌太泛滥了,不但西凤原产地的可以贴,宝鸡的可以贴,全国各地不论什么玩意都可以贴。放眼望去,全国到处都有西凤的私生子。这瓶里面装着这个香型,那瓶里面装着那个香型,老是让买凤凰的酒友买到草鸡,这种酒企不衰就没有天理了。
合作开发,贴牌生产,直至现在都是西凤酒的一大顽疾。自己本酒厂每年的销量,还没有合作开发的酒多。
西凤酒由于过度依赖品牌经销商,话语权现在都丢失的非常厉害。包括酒体设计、包装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品牌经销商说了都算。
从西凤酒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品牌经销商的销售金额甚至能够占到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的一半以上,这样的西凤酒,命运都无法自己掌握了,还谈何发展。
西凤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问题就是,他一个酒厂,居然自己生产的基酒不够用。
基酒又称基础酒,是指没有进行过任何勾兑的原始酒液,为半成品酒。
一般情况下,基酒要储藏若干年,待有害物质挥发之后,才能拿来勾兑成品酒。因此,基酒的产能和质量也就成了各大酒厂兴衰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别说全国四大名酒这种分量的酒企,即便是小酒坊,也得靠好基酒。而西凤呢,每年外购的基酒将近7成,他这么玩不就是找死吗。
看看那些老大哥,不论是茅台、汾酒还是泸州老窖,人家的基酒都是自给自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