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6:51:02 | 浏览:1873
榆阳区历史悠久,春秋时魏置上郡,明成化年间筑榆林城,为九边重镇之一。境内明长城横贯东西,以长城为界,沿北为风沙草滩区,沿南属丘陵沟壑区,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处。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民族斗争与融合中先后积淀形成了北部风沙草滩地文化、中部古城文化、南部陕北黄土文化三个特征区,也造就了榆阳区文化资源厚重、自然风光旖旎奇特的特点,为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北部——
长城沿线及长城以北的风沙草滩地文化
长城绵延起伏、气势雄伟,犹如一条巨龙横亘于中国北方广袤的土地上。以长城为界,行走在沿线榆阳区境内的大片风沙草滩地区,处处可以感受到蒙汉两种文化碰撞后的印记。
把时间拨回到明嘉靖年间,长城北部的少数民族将马匹、皮革、酥油、奶茶等生活用品与汉族的陶器、瓷器、生产工具、谷物等互相交换,长期的交流使双方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以及居住习惯等也慢慢融合、积淀。今天,榆阳区小纪汗乡的木华黎墓、孟家湾的班禅庙都带有浓厚蒙古族文化印记,庙内纪念的主体是蒙古族的先辈,但该地区群众的主体却全部是汉族,庙群的扩大也是以汉族宗教文化为主向前推进,祭祀和宗教活动则既保存着蒙文化的部分,也包含传统汉文化的各类风俗。
从最直观的角度看,一些地名也反映了文化的渗透与影响,“小壕兔”、“巴拉素”、“小纪汗”、“书肯豪”、“石拉滩”等地名,就是蒙语直译过来作为地名流传下来的。历史上,这些地区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你争我夺,从通婚到杂居、聚居,形成了当地居民特有的文化传统,如在饮食习惯上,该区居民虽全部为汉族,却保留着吃羊肉、酥油、奶茶、熟米等游牧民族的习惯。同时,不同民俗南北兼顾,五花八门,并与当地沙漠草滩的地貌特点相联系,衍生出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小壕兔乡柳笆庵子建造技艺和传统酥油加工、马合镇的传统猪肉腌制、补浪河乡的传统压马司和传统赛马会、红石桥乡传统炒米加工和风干肉的晾制等。
在探寻长城作为民族交流融合的见证的同时,其留下来的残段、墩、台、堡等也早已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榆林境内长城遗址有战国、秦、隋和明长城,保留下来的明长城遗址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36座长城营堡。其中,在榆阳区境内就有7座营堡,尤以保宁堡最为著名,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左翼的一只触角和重要屏障,占地面积大,居住集中,影响广泛。而最能体现保宁堡文化的则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宁堡老秧歌”,它是受河套文化和陕北民俗文化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祭祀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
中部——
以榆林古城为中心形成的古城文化
穿行于榆林古城,有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南临俊秀挺拔的凌霄塔,北靠“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其间将近3公里长的街道上,依次矗立着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和鼓楼六座城楼,并夹杂有四座牌楼分布其间,形成了“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独特盛景。
1986年,榆林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特指清代榆林古城定型以后,古刀币形城墙以及城墙范围内的榆林城,也是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由城墙、中轴线、传统民居等重要建筑以及丰富的民族艺术和民风民俗等组成。其地处半山半川处,东高西低,东依驼山,西临榆溪河,北靠红山。古城城墙宽厚高大,东南筑瓮城,城门上有敌楼,气势雄伟,主要城门上建有箭楼和瓮城,城内长街短巷、“六楼骑街”、四合院连缀,为明清典型的军政城形制。
作为古人类聚居的地方,榆阳区还遗存了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境内的古城界秦汉古城遗址、肖家峁新石器时代遗址、白城台东晋代来城遗址、走马梁汉墓群遗址等,历史悠久,沿革甚远,今日虽已是残垣断壁,却也依稀可见人类的聪明智慧和往日古城的繁荣景象。目前,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51处,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另有县级30处。而从类别上看有古建筑24处、古遗址11处、古墓葬7处、石窟寺4处、近现代革命旧址2处、明长城1处、古桥梁1处、古城门遗址1处,此外还有44处文保点。
南部——
以寺庙和陕北黄土文化为主
青云寺始建于明代,位于榆阳区东南6公里的青云乡青云山上,是合道、佛教于一体的寺观。从榆林城区出发,行驶大约15分钟的车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绿树环绕、楼台殿阁此起彼伏的仿古建筑群,整体建筑布局精巧、独特,以南北为轴线东西对称,堪称“榆溪胜境”。近年来,榆阳区高度重视青云寺的开发保护工作,规划打造青云山旅游景区,目前相关规划已经通过评审,且正在加紧推进当中。
榆阳区明长城以南属于丘陵沟壑区,由于受长期干旱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形成了围绕古寺庙建筑群的独具特色文化内涵的寺庙文化,其典型代表有青云四月八传统庙会、镇川黑龙潭庙会、鱼河城隍庙庙会、小庄梁祈雨、黑家沙焉民间信仰等庙会。每年各类庙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香客络绎不绝,除了必不可少的宗教活动外,戏剧演出、民间说书等娱乐活动也应有尽有,庙宇因此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与此同时,榆阳区南部也是黄土文化的传播地,陕北民歌、陕北剪纸等艺术古朴沧桑、代代相传,其中以曹红霞为代表的陕北剪纸艺术曾获得过众多国内外奖项,著名歌手王二妮也是榆阳区大河塔乡人,是陕北民歌发扬光大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南乐县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工作方法,扎实开展了“创建美丽庭院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用“联”字优势,从“洁”字入手,做“美”字文章,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一大批“五美”(庭院美、室内美、厨厕美、节约美、家风美)庭院成
一条条入户便道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小院有如园林,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收获的季节里走进新泰市的广大乡村,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村民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写满了幸福。 让人民幸福生活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新泰市以布局集约化、产
古城绍兴,是中国年龄最老的古城之一。早在新时期时代,人类文明的曙光就已经照亮了这片古老的土地。2500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霸业,越国大夫范蠡受命“筑城立郭,分设里闾”,从此绍兴在中国古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漫步在这古越之地、文物
□本报记者温小娟张体义陈晨跨过千年云溪桥,穿过浚县古城西城门,便到了人来人往的西大街。经受7月洪灾、8月疫情的考验之后,这里又恢复了往常的热闹。9月10日,恰逢周末,记者看到西大街上有不少商贩在路边支起了摊位。“每周五是街区集市固定开放的时
最近国内兴起了一个古城建设的热潮,但从商丘的古城建设的结果来看,效果不是很好,别说卖票了,就是免门票,游客也是稀稀拉拉,非常的不景气。所以说如果不是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如果再走台儿庄古城和平遥古城的路子,以达到经济创收的目的以后是行不通了。实
在认真贯彻落实平城区委二届三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了平城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统筹谋划,会议报告中,很大的篇幅提到了古城的保护与利用,发展与规划。古城在平城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古城是
近日,由忻州古城根据全市14县(市、区)的不同地域风貌,打造的14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典型院落陆续开门迎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名为“定襄郡”的定襄主题院落一探究竟。 定襄主题院落为什么叫“定襄郡”呢?据《史记正义》,按古代谥法,
曾经的平阳古城鸟瞰图前天,临汾出了一件大新闻,尧都区人民政府与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山西华翔恒泰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平阳古城项目战略协议”。也就是说,临汾将修建一座“平阳古城”。曾经平阳古城的鼓楼听到这个消息后,笔者为之而感动,千年的文化
对于老神木人来说古城的情愫不只是房屋还有古城的人古城的手艺古城的味道古城的故事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无论是一房一砖一瓦还是一花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感情■ ■■■■“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使保护建设后的神木古城既要保有古城古韵、延续历史文脉,又要着眼
3D网红桥通了、港湾式公交站建好了、电音古战场上线了、俄罗斯方块小镇升级了、羊楼洞明清古街接轨世界了、人工智能生活圈开启了……近年来,赤壁市民情不自禁地为整个城市的美丽“蝶变”而感叹,也为这越来越有明星范的城市感到自豪。2019年,赤壁按照
来源:人民论坛网 人民论坛网讯(记者 宋畅)近日,人民论坛网记者随“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绿动陕西新画卷”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渭南市潼关县。岳渎相望、千古潼关。近年来,随着“生态潼关”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
榆阳区历史悠久,春秋时魏置上郡,明成化年间筑榆林城,为九边重镇之一。境内明长城横贯东西,以长城为界,沿北为风沙草滩区,沿南属丘陵沟壑区,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处。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民族斗争与融合中先后积淀形成了北部风沙草滩地文化、中
“疤痕累累”的田园,摇身一变成了整齐划一的规模田块;空中“蜘蛛网”管线不见了,亮出贝联珠贯的视觉空间;“脏乱差”的老旧小区蝶变成“美洁净”的宜居小区……2021年,瓯海区围绕“温州大都市中心城区”总体定位,以“生态美、产业美、城乡美、人文美
光明居党建长廊 吴平 摄中新网绍兴10月1日电(记者 奚金燕 实习生 吴平)青山绿水下,桂花香飘四溢。在江南烟雨的朦胧中,走进浙江柯桥的乡村,创新特色的党建走廊庄严正式、整洁明亮的文化礼堂韵味十足,伴随着村民不经意间的笑容,一幅美丽乡村和谐
开展美丽先行 推动乡村振兴——关于路桥区美丽建设的调研报告潘建华围绕美丽建设这一主题,5月初,我带队走访了路桥区桐屿街道的小稠、民主、梁家、凉溪、东明等村,实地调研了农村环境整治和枇杷特色产业、凉溪古道生态建设等工作;日前,我又带领区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