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7:43:06 | 浏览:2434
一座城市的发展,要有大刀阔斧改革创新的“大蓝图”,也要有用心编织居民幸福的“小目标”。平城,自北魏建都以来备受世人瞩目,大同市平城区,因平城而名,也不负平城之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平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乡落后到现代靓丽、从封闭保守到改革开放、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风景如画、百业俱兴、幸福宜居已经成了平城区亮丽的新名片。
新建设:从“四大街”迈向一轴两城
新粉刷过的外墙颜色亮丽,新修缮的小区道路干净平整……自今年3月平城区80个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开展以来,很多居民都对这一民生工程发出了赞许的声音。同泉里后街居民李明高兴地说:“现在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老旧小区也整治越来越好,我们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幸福。”
“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这是所有大同人都熟悉的歌谣,李明作为一个老大同人,平城区的建设他一直看在眼里,“现在不光是老城区面积变大,就连御河东岸的新城也建了起来!”
李明眼里的变化开始于2008年,当时大同提出“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战略,平城建设也随之全面开展。古城修复,新城建起,如今的平城区,面积也由46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246平方公里,扩大了近6倍。
“城市面积大了不说,环境也好的很,还记得小时候,环卫工人每天还要摇着铃铛逐家逐户上门收垃圾。临街门店的垃圾更是开门往外扫、关门往外倒,遇到大风天气刮的到处都是。”经营着一家餐馆的老夫妇回忆起当年的道路环境。
而如今,随着平城区城市建设步伐逐渐加快,环卫装备也升级换代。环卫处以科技为依托,全力打造智慧环卫,建成车辆GPS卫星定位、对讲机通话定位、垃圾收运管理定位、重点区域监控定位的“四位一体”系统,机械化清扫率由零增加到现在机械化清扫率80%,在全省名列第二。
环境整洁,风景如画,宜居宜游。随着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路网建设等工程不断推进,每一个外地游客都对平城区赞不绝口。
新发展:从一穷二白迈向经济强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孩子们缺乏对大自然和农业的接触,一家人来这里就是为了见识各类花果奇珍,动手体验春种秋收的自然之道,享受田园的自然风光。”市民陈磊带着妻子、孩子专程去农业嘉年华游玩后向记者说道。
农业嘉年华是平城区着手打造省级高标准城郊农业示范区的产物,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平城区在农业、商业、工业等方面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量的突破和质的变化。
在商业方面,平城区勇于创新,发挥优势,使出“组合拳”高质量招商引资;想方设法突破瓶颈,解决土地存量不足问题,让招来的项目顺利落地;立足区情明确招商方向,建立合理有序的产业格局,促使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作为大同市中心区的优势,结合实际,着重加强中心城市商圈建设,带动经济增长,建成了一批以百盛、华林、大西街、玄辰广场等为代表的、影响力大的商业地带,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形成了城南、城西、城北三大商圈遥相呼应的格局,吸引着一批批名牌企业入驻,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形象。
在金融服务业方面,为在城区投资兴业的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以人工智能系统为重点,大力发展教育、环保、精准医疗、高效储能、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领域科技。
从1到100,从工业、农业到商业再到文旅产业,如今的平城区,形成了农业示范引领、工业高端集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格局,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达到0.2:38.4:61.4,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平城区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新基层:从盖章办事到活动中心
整齐靓丽的楼宇,干净舒适的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大厅里,老人们在打牌,妇女们在跳舞,安静的图书室坐着四五个老人看报,在秋日阳光照耀下,在平城区新建南路街道永康路社区有着一派热闹景象。
“以前小区建设哪会想到建活动中心,社区办事处就2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不要说休闲娱乐的场所,就是过来盖章办事都嫌冷。”66岁的陈日芳是永康路社区20多年的老住户,回忆起早先的生活场景,她至今历历在目。
“社区成立党组织活动中心,受益最多、体会最深的就是辖区群众。从小事、实事入手,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新建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白明芳说。70年来,平城区紧紧围绕党的不同历史时期工作大局,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以服务群众为根本,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夯实党建基础,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平城区坚持以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条主线,推进和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按照“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享共建”的原则,创建街道“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形成双向服务、共建共赢的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振华南街党工委书记常占库介绍说,振华南街的街道“党建联盟”以党建综合体的形式发挥着党的引领和集聚效应,“百姓的需求街道社区摸得准,单位的优势自己底儿清,你没的我填补,我没的你来加,服务群众更接地气,成员单位也有了成就感、责任感。”目前,平城区13个街道全部创建了“党建联盟”,成立了88个“大党委”,覆盖125个社区,143家市直单位、142家区直单位和58家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加入进来,构建起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享共建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让街道社区服务力量由原来的“单兵作战”向“联动融合”转变,实现抱团发力,精准服务。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如今,平城区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扎实推进“现代服务示范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城市管理示范区、幸福大同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将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杨晓明 实习记者仝雄成 何嫱
一座城市的发展,要有大刀阔斧改革创新的“大蓝图”,也要有用心编织居民幸福的“小目标”。平城,自北魏建都以来备受世人瞩目,大同市平城区,因平城而名,也不负平城之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平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乡落后到现代靓丽、从封闭保
今年以来,大同市平城区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工作,蹚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功能定位科学化,助力提质增效按照“功能定位科学化、基本设施标准化、网格服务精细化、运行机制高效化、处办流程信息化”的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山西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大同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若干规定》(同政发[2011]43号)、《大同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若干规定的补充规定》(同政发[2015]105号)、《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大同市政府决定实施大同市平城区古城内清远街北侧建设项目房屋征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征收范围东至银星金店办公楼西侧,南至清远街,西至钟楼东北角项目,北至规划路,该范围内楼房及附属、公建。二、公布时间上述征收范围通
经国务院批准,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大同市撤销城区、南郊区、矿区、大同县,设立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5月28日,大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动员大会在御东行政中心召开,标志着大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入正式实施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
今年初,一场波及我市云冈区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举全市之力迅速扑灭了疫情燃点,交出了一份“两例确诊病例,未发生社会面扩散”的高分答卷。为了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我市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始
10月6日15时,大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大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截至10月6日12时,我市本轮疫情共报告阳性感染者11例。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海东介绍,10月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噪声扰民、污染环境等问题近日平城区环境治理监督大队协助振华街道对同泉里后街的马路市场进行了取缔焕然一新的生活环境获得周边居民连连称赞同泉里后街因该路段周边居民众多,人
平城,自北魏建都以来备受世人瞩目。平城区因平城而名,也不负平城之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深化保护修复利用、千年古城锦绣蝶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及时解决百姓愁盼、精心做好民生答卷,全力推进城市更新、积极打造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吴星)5月20日起大同市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将投入运行,各公共场所也将开始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大家请戴好口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提前用手机进行预约或者把身份证准备好”。5月18日大同市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工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平城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聚焦推动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水平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行政协职能,充分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9月22日,由区政协副主席郝连志带队,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调研平城区农业企业。调研组先后深入大同市平城
为打造“15分钟核酸检测圈”,免费为居民提供就近检测服务,平城区在平城区范围内布设了第一批核酸采样点共217个。现向社会公布。(来源: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亲爱的高校毕业生朋友们:时至仲夏,又是一年毕业季。当年的你,作为父母的骄傲,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家人的期盼,迈入大学殿堂,汲取知识养分,为今后的发展蓄智赋能。现在的你,怀着理想、带着梦想即将步入社会,书写新的人生篇章。在此,向你们致以诚挚的祝
10月5日15时,大同市平城区在集中隔离点发现2例核酸检测结果初筛阳性人员,均为航班MF8292(乌鲁木齐至太原)阳性感染者的密接管控人员,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密接排查、环境消杀等疫情处置工作正有序开展。
据大同市卫健委,10月1日,平城区在集中隔离点发现1例核酸检测结果初筛阳性人员,是9月29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9月29日已集中隔离管控,现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