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4:24:19 | 浏览:1912
引子
2017年7月11日至13日,因工作关系,我随领导到朔州出差,在完成市区的工作任务后,领导说还要到中央党校右玉干部学院,商洽举办全省培训班的事情,把培训选在右玉干部学院,目的是想让同志们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思想上也接受一场洗礼,补补理想信念的“钙”,因为右玉县就是“右玉精神”的老家。
第一次到右玉,在一天的行程,我被右玉县到处郁郁葱葱的景色所吸引,领导说右玉很“养眼”,这是一个山清水秀遍地绿色适合人居的小县城,在“右玉精神”展览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右玉人民植树造林的史料,一幅幅纪实的照片再现了右玉县曾经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当时植树造林群众运动火热的场景,我被当时右玉人民这种火热的战斗热情所感动,领导又说右玉很“养心”。景色养眼,精神养心,右玉确实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但“右玉精神”的根又在哪里?
右玉,晋西北边陲小县,春秋以往,为少数民族占据,秦始置县,名善无,属雁门郡,秦朝以降,这个边城历来是中原农耕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双方反复争夺的咽喉之地,被誉为“华夏屏障”。从秦汉至明清,这里的人民经历了无数次的金戈铁马,看惯了数不清的烽火狼烟,在一次次反复角力的战争中,他们承受了太多的深重苦难,这片土地也遭遇了太多次的生灵涂炭。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渐渐地,这里的自然生态遭到了难以自我修复的破坏,曾经水草丰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意般的草原,变成风吹走石悲壮苍凉的戈壁滩。右玉不再温润如玉,她的生命在凋谢。
也许,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暴虐恶性的惩罚。
右玉生态的恶化始于哪个王朝,已无从考证,但事实赫然证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没有哪个王朝或哪届政府,曾为改善这片古老土地的生态环境付出过努力,也许,他们根本也就不在乎这个边陲小城有没有绿色或清泉,只要中原王朝安全,谁还会在乎一座边城的生死?难怪古代戍边的将士会发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哀鸣。右玉,宛如一颗弃子。
千年风沙的侵袭,当年轮走到公元1949年,正如多少个消失在古丝绸路上的古城的命运一样,右玉也正将悄悄死亡,终被淹埋在历史的风沙中……
然而,就是在1949年,经过百年探索抗争和力量集聚,中华民族的命运在这个暗淡的年份如蛟龙潜跃般重重地做了一次甩尾,当然也包括右玉这座已经走向衰败的小城,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如果没有史实作为支撑就去赞美一个政权的伟大,也许会显得空洞,甚至有人还会说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那只不过是华夏民族5000年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多少次政权更迭中的一次轮回而已。然而,当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细腻地审视右玉这座边城和这里的人民,用心感知他们苦难命运变迁细节的时候,历史会清晰地得出如下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给了右玉第二次生命,在当时苦难深重的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华民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党派。在右玉的历史上,不管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无论封建还是民国,从来没有哪个皇帝或党派,为改善右玉的生态环境做过哪怕丁点的努力,当然,也正是因为他们视小民如草芥的阶级情感,也就根本不会有聚万众于一心进行一场改天换地伟大斗争的组织动员能力。1949年之前的右玉人民,经历的只有数不尽的战火,还有生态恶化导致的漫天风沙。1949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右玉县委也成立了,这只是中共政权体系中一个地处偏远落后荒原上的基层政权,然而由于这个基层政权的人民属性,决定了历史选择的正是由这个组织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一场史无前例“愚公移山”般战天斗地的伟大历程。1949年,自第一任县委班子确定通过植树造林向荒漠要绿地的战略后,60多年来,历经18届县委领导班子,右玉县植树造林发展战略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或改变,他们带领全县人民种了几十亿上百亿棵树,右玉的国土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前不到0.3%发展到如今森林覆盖率达60%,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风调雨顺牛羊成群的“敕勒川”。我们会永远铭记一个名字——张荣怀,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位信念坚定的革命者,正是他带着深厚的人民感情和深刻的历史责任感,准确地提出了右玉县植树造林的发展战略,当时,他恐怕根本不会想到,60年后,这个当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偏远县,竟会变得如此光彩夺目,被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四次点名表扬,成为全国党员干部学习的模范县。
历史是有记忆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每一位为改变人类和民族苦难命运做出过贡献的人。
是中国共产党使右玉恢复了强大的生命力!历史也雄辩地证明,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会具备如此慈悲的胸怀、顽强的毅力和极大的感召力力去“唤起工农三百万”,完成这项人类几乎不可能胜利的改造大自然的奇迹。
今天,我们学习右玉精神,对全体党员来说,就是要坚定一个认识,我们的党来源于人民,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要像右玉18任县委书记那样,要有慈悲的爱民情怀,也要有只要认定目标正确就一个方案干到底,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确官徳和高尚情操;对于一般党员特别是奋斗中的青年来说,右玉精神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就是要学习右玉人民渴望改变命运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特别是要学习他们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的专注精神,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价值多元的当前,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朝着目标努力,看似“一根筋”的“傻劲”更值得提倡,干事业如此,读书完成学业也是如此。
是为右玉一行我对“右玉精神”的体会。
【关注平遥警事,了解平遥动态。与21万粉丝一起了解平遥的大小事!平遥警事:有料有味道,有趣有温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叶国庆、郭占军)11月9日,在武穴市第九届人民代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理市长查俊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未来五年,科学编制镇村规划,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机械化秋播现场。通讯员 供图20
引子2017年7月11日至13日,因工作关系,我随领导到朔州出差,在完成市区的工作任务后,领导说还要到中央党校右玉干部学院,商洽举办全省培训班的事情,把培训选在右玉干部学院,目的是想让同志们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思想上也接受一场洗礼,补补理
右玉精神展览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右玉人民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 (资料图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是塞上绿洲。在右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灿烂的人文精神汇集,赋予了这座塞北小城厚重、美丽、鲜活的独特魅力。在右玉精神展览馆,一幅幅图片、一
中国网 山西 综合编辑 时值初秋,凉风送爽。走进塞上绿洲右玉,放眼望去,仿佛徜徉在绿色的海洋之中。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已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学习的榜样。“右玉县围绕绿色做文章,精心打造生态产业链条,着
【开栏语】70多年不间断,历任右玉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种树1.3亿棵,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提高到56%,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这片黄土高原生态奇迹的背后,是在不懈奋斗中孕育而出的宝贵的右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对“右玉精神”
科创小镇活力迸发高德权摄“广州市场”焕然一新高德权摄□河南日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通讯员 高德权 韩悦红墙、绿树、老街坊……宽阔笔直的中州西路,分列两旁的是极具苏式风情的老建筑,承载着一个老工业基地的时代记忆,如今正悄然变身为网红打卡的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高德权 韩悦红墙、绿树、老街坊……宽阔笔直的中州西路,分列两旁的是极具苏式风情的老建筑,承载着一个老工业基地的时代记忆,如今正悄然变身为网红打卡的历史风貌街;潺潺涧水河畔,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隆隆机器声中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即“有特色的小镇”,它“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抓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7〕24号)精神,按照《关于开展健康小镇遴选工作的通知》(卫办秘〔2018〕572号),经各地申报、第三方评审、部门会商、会议审议、公示等,认定29家单位为首批
2019年12月底,我市花山区互联网小镇成功上榜2019年度省级特色小镇。今年以来,花山区以互联网小镇建设为契机,抢抓国家“互联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统筹做好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聚力发展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冲刺“企业集聚、产业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3日讯 “去坊茨小镇有一百个理由,或者从这里穿越历史,或者在这里放飞梦想,或者在这里沉淀生命的浮华……”走进坊子区坊茨小镇,一本杂志上的话语诠释了坊茨小镇独有的神秘韵味。坊茨小镇不是一个地名,不是一个行政区划,它是一个文
小编推介:红酥手,黄縢酒。它曾是陆游肚中的苦酒,曾是孔乙己指尖的酸酒,今天,更是越地百姓手中的美酒。一壶黄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悠悠鉴湖水,浓浓越乡情。小镇发现之旅第十站,我们去古城绍兴,品黄酒。发现小镇丨绍兴黄酒小镇 比翼双飞
山西右玉“冰雪之旅”暨2022山西右玉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曹军 摄中新网朔州12月21日电 (杨杰英 辛泰)21日,以“畅游四季之旅·共享北京冬奥”为主题的右玉“冰雪之旅”暨2022山西右玉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将冰
畅游四季之旅,共享北京冬奥。在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之际,右玉“冰雪之旅”暨2022山西右玉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也将于12月21日盛大启幕。美丽的右玉期待着与各方游客相约一场美丽的“冰雪之旅”,共同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喝彩加油。山西右玉县有着“
一个神奇的地方,整个县都是景区,春像江南,夏似新疆,秋冬又美如坝上!她,是山西唯一用县命名的国家级景区,放眼望其,皆是美景!她,四周环山属黄土丘陵却水草丰茂、富饶美丽、冬夏分明、晨夕各异。她,人口不过10万,却用60年将荒芜之地变成了塞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