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金华古城:千年城池 锁钥之地 人文荟萃

时间:2022-09-25 06:40:39 | 浏览:918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八咏楼、侍王府、水门巷、熙春巷、鼓楼里、保宁门……遗迹点点的金华古城,被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千古名句,锁住了时光里最美的一道影子。光阴静默不语,岁月年年有痕。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金华城凤凰涅槃、拔节生长,然而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八咏楼、侍王府、水门巷、熙春巷、鼓楼里、保宁门……遗迹点点的金华古城,被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千古名句,锁住了时光里最美的一道影子。

光阴静默不语,岁月年年有痕。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金华城凤凰涅槃、拔节生长,然而,城区中心金华古城的素年锦时却依稀可辨。

站在公元2019年初秋的阳光里,俯瞰这座基本保持着唐代建筑格局和肌理的古子城,1800多年的流光倏忽而过,千古风流、朝代更替、人文荟萃,那些渐行渐远的过往,都湮没在这古老巷陌的一片片黛瓦、一块块城砖里。

金华,是浙江至今遗有府城、子城的城市之一。金华古子城前有婺水西流,后有北山蜿蜒至大洪山余脉,是三江交汇的水运枢纽,占据着金衢盆地的中心位置。自古以来,金华古城既是兵家必争的锁钥之地,又是人文荟萃的传习之所。金华古城布局结构遵循古制,自然又不失规整,是金华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历史街区。

东汉设县,三国分郡,隋代建州。

位于浙江之心的金华古城故事,便从这一座城池开始……

一座城池,看尽多少王朝兴衰

金华现存的古城,为什么叫古子城?

古代中国,城市有城郭之分。《吴越春秋》中记载:“诸城以卫君,筑郭以卫民。”

城:也称子城、内城、阙城,是古代州府城市或地区统治中心城市中衙署等行政领导机构所在地。周围常筑以城墙,一般多在郭(大城)之内。

郭:即罗城、外城、国城,指子城外的大城。

而今我们所见的金华古子城,就是一座内城,是金华古代府署、文庙、寺院等设施的聚集地,是金华历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是金华的城市之根,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古子城内不仅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等国家和省级文保单位5处,还有永康考寓等市级文保单位6处,文保点和历史建筑等43处。

史载,现金华区域于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建长山县,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隋开皇十三年(593)改东阳郡为婺州,唐开元年间(713—740)迁郡治到现古子城一带,筑城防,修建婺州城。婺州城周长约四里,约呈方形,东至现熙春巷一带,西至酒坊巷,南至今八咏路,北至将军路。

晚唐光化三年(900),后梁钱镠率军攻婺州城,推翻唐皇朝在婺州的统治。公元907年,因城市发展需要,婺州城向东西扩建,形成府城格局,将旧城包围在内,旧城改称子城。

据《光绪县志》记载,婺州城当时的城墙周长为九里一百步(大约4700米),高有一丈五尺(5米),厚二丈八尺(9.5米)。此后,古城建制表现出明显的防御优势,总体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城南临婺江,以大江为险,城北靠北山,以连绵群山为屏,东西都有高坡,易筑防。

到了北宋宣和四年间(1122),知州范之才组织百姓重建金华城池,扩城周围达十里,基宽三丈,高六丈。

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得统治者令,婺州古城墙尽毁。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廉访副使伯嘉纳等在旧址处重修城池。城墙周长达一万七千七百九十二尺(约6公里),厚二丈有四尺,高二丈二尺(约8米)。城东、北、西三面挖有宽约五十尺(20米),深一丈六尺(5米余)的护城河,全长八千六百二十五尺(约2.9公里)。护城河上架有吊桥,以便于城内人出入通行及城防工事。桥头有石坝作阻拦。史载城墙新建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春闰三月开始,到秋天七月完工,十月开始挖护城河,次年五月全部完工。

自此,婺州古城范围基本定型,南临婺江,西至新华街一带,北至人民东路一带,东至东市街一带,由通园溪等引水灌入挖凿的护城河。

一围城墙,凝结多少英雄血泪

古婺城墙历经战火洗礼,朝代更迭,屡毁屡建。

翻开金华府城历史,可以看到,金华城最早的城墙是在1100多年前建造的。

史载,唐开元年间,婺州州治迁徙今址。州治城墙,由吴越王钱镠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四月授命始建成,后梁开平元年四月(907)建婺州城,并筑有子城(即今东市街以西,八咏路以北,酒坊巷以东,将军路以南的坡地上),周围约四里。子城有四门,南为保宁门(在今鼓楼里出八咏路口,2004年已重建),东为熙春门(在今小井巷通东市街口),西为桐树门(在今八咏楼西侧),北为金华门(在今鼓楼里出将军路口)。

元顺帝至元年间古城墙尽废。元至正十二年(1352)在旧址上重建城墙。明清时期,金华城墙多次修筑。清顺治十四年(1657)修缮府城,置垛2554处,敌台15座,庐50间以守望。城墙修筑后,有“两浙城池唯婺为首”之誉。

作为主要的防御工事,城墙砌筑多就地取材。2000年,在金华东市街桥头旧房拆迁过程中,清风龙头山坡西侧起始处,南距已修复的赤松门城墙码头豁口约12米处,发现过一堵红铜色的本地红砂岩条石堆砌的残墙。由此,后人就有了“铜金华,铁衢州”的说法。城墙上常建有齿状的矮墙,即“女墙”,也称“垛子”。女墙顶上有向外张开的梯形孔洞,既可为守城军士提供掩护,又可作为射箭放炮的出口,易守难攻。

因御敌所需,婺城外城墙比子城墙更为高耸、厚实且牢固。城墙中都设有若干城门。子城城门较宽大恢弘,便于城内百姓通行及相关仪式阵仗的铺陈。外城的城门则较窄小。每个外城门上通常建有一座二层城楼,作战时作瞭望、守城杀敌之用。传说在护城河边城墙上还筑屋36间,供巡城士兵休息、住宿之用。

婺城墙也曾损于水患。严荣在《捐修金华府城墙》碑记中,记录了清嘉庆七年,金华遇特大水患,金华知府严荣和乡绅方廷玉发起捐修金华府城墙的义举。清光绪八年(1882),知府邹仁溥重修旌孝门迤南至迎恩门一段。清光绪十二年(1886),知府陈文騄继续重修自迎恩门迤北至旌孝门一段。各段城墙的基宽、高度和面广不等,历代度量单位所指向的具体长度亦有所不同。

民国二十六年(1937)起,金华连遭日本侵华飞机轰炸。1938年12月10日,为防空和便于居民疏散,金华古城墙先后被拆,今仅存宏济桥头、明月楼、白莲巷北、高坡巷等几处遗址,较大的古建筑也仅存侍王府、八咏楼、天宁寺、府城隍庙、明月楼等,现通远门一段为1995年新修。

古子城历经千年沧桑,饱经战争摧残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影响,整体格局受到了一定破坏,但仍然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一道城门,历经多少沙场征战

原婺州子城有四个城门,北为金华门,东为熙春门,南为保宁门,西为桐树门,今八咏楼内还留有保宁门的遗址。

历朝历代,婺城外城门变化较大,屡开屡闭,元代曾有11个城门。据史料记载,清道光三年(1823),在废圮的古子城地域,尚可见保宁门和桐树门遗址。清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重新测量,全城长一千七百零五丈八尺,高二丈三尺许,基宽近三丈,面广九尺五寸左右。

古代多行水路,城门作为出入必经通道,有其特殊的意义。所以,婺州府城门常以其通航方向或功用命名。东北有义乌门,在旌孝街附近,因宋时女子剁手救父、百姓裱其旌孝而得名旌孝门;东南有赤松门,在东市街一带,又称梅花门;南边八咏楼下有八咏门,旧名玄畅门;往西有清波门,俗称柴埠门,在今艾青纪念馆附近;再往西有水门,又称长仙门,在今御江帝景附近,附近有明代闽商建的天妃宫;另有通远门,俗称望门,通往金华小码头;府城西有兰溪门,是金华通兰溪的主要出口,又称迎恩门;西北为天皇门,又称天柱门。

太平盛世,出入城门畅通无阻。而在冷兵器时代的乱世,城门却是守城的险要之地。到了热兵器时代,城门早已形同虚设,门洞尚存,用于闭户的城门却不见踪影。砌筑外城后,府城门承担了主要防御任务。赤松门、旌孝门、通远门和兰溪门,百姓通行频繁,且便于大批人马登陆,城门形制为瓮城,又称月城,即设有里外大小两扇城门,都安装有“千斤闸”。战时敌军攻入小城门而未能穿过大城门,守城将士从两边放下“千斤闸”,便可把进犯者困在其中,做“瓮中捉鳖”之局。

然而,常遇春却是这瓮城之计的破局者。传说元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朱元璋率大军攻婺城,命部将常遇春攻打梅花门。婺城内元军镇守严密,城门紧闭,每天只放少量能说金华方言的人进出。常遇春的部队到婺州后驻扎在赤松山的赤松宫(时称宝积观)里,赤松宫内16名道士假扮赤松山民,挑着柴炭先一天进入婺城内作为内应,又请二仙桥村民以给城内送馒头、下芳埠村民给城内送豆腐之名叫开梅花门,常遇春率部一拥而上,放下桥板,顶开城门。紧急时分,元兵从赤松楼上放下千斤闸试图阻止大军入城。千钧一发之际,常遇春用双手托着千斤闸让部下冲入城内,又令大军立即放炮为号。这时,先一天入城的16名道士在大洪山、明月楼、庆丰楼等处堆起柴炭点燃大火。元军内忧外患,朱元璋才得以攻入婺城。

一蓑烟雨,氤氲多少楼台诗意

在城防中,城楼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婺州府城赤松门上有赤松楼,双溪门上有双溪楼,镇东门上有镇东楼,通远门上有望楼等。

相传,婺州城楼中常筑房七间,供守城及夜巡将士居住,近水的城楼连接吊桥。战事紧急,城门紧闭,将士们从城楼上放下一只吊篮进出城,传递战况。遇敌攻城,将士们拉起吊桥倒扣在城楼上,一来阻断敌军进路,二来加固城门防守。

位于今保宁门位置的镇东楼就是当时典型的城楼。抗战前,镇东楼尚存残损城楼景观,楼内有一口直径约1.5米的铜钟,外有铁栅栏,有门可登城俯瞰婺江。当时的城墙高约8米,城门洞高4米,路宽3米,城门两侧留有灰色青砖。新中国成立初期,镇东楼城门洞已无存。

到了安平盛世,城池转危为安,城楼则显出另一番风貌。宋时吕祖谦就曾在游赤松门时留下《城楼》诗一首:“城峻先迎月,帘疏不隔风。棋声传下界,雁影没长空。岛屿秋光里,楼台海气中。登临故待晚,甬外夕阳红。”

除城楼之外,城墙上还建有观天、望景的亭台楼阁,多建在子城墙上,如子城北城墙上就有翠微楼、金华楼、仁风堂、披仙台,子城南城墙上有谯楼。

双溪楼始建于宋政和年间,于宋绍兴十四年重修。繁华落尽,霜月清冷,却道似曾相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铁血将士饱蘸人世悲欢,写下传世诗篇。

北宋元丰年间,婺州知州、范仲淹的侄子范纯诚曾在州衙正寝之北子城上建翠微楼,后婺州节度使、其曾孙范直忠重修婺州城墙及翠微楼。

宋代文风鼎盛,审美艺术空前发展,后南宋迁都临安,带动江浙一带经济与文化繁荣。这个时期,婺城新建名楼较多,如南宋淳熙元年始建的仁风堂,婺州城南、宋嘉泰初始建的稽鼓阁,婺城西北县治后园内、南宋年间始建的清燕阁,位于子城东隅、宋熙宁年间始建的极目亭,北宋元祐年间始建的谯楼等,其中不乏名家手笔。

极目亭又名双溪亭,北宋政和初改名“叠嶂”,南宋绍兴年间重建,可极目婺南双溪,远眺覆釜仙源,更名为“极目亭”。南宋淳熙年间扩建翻新,留下郡守周彦广及米芾、陆游、叶梦得、韩元吉、楼钥等人的墨迹,传有《极目亭诗集》。

婺城西南、酒坊巷东侧还有一座三层高的明远楼,是贡院主楼。当时周遭建筑一律不得高于此楼。明远楼底层四面为门,楼上两层四面皆窗,站在楼上可一览贡院,号令和指挥全考场。

一段传说,讴歌多少铁血忠烈

千年婺城,多少人与事。一个个身影从泛黄的史册中走来,让后世欷歔感喟……

婺城清波门外原有一座忠烈祠,是清乾隆皇帝为表彰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殉难所建。

朱大典(1581—1645),字延之,号未孩,婺城长山人,自幼勤读诗书,习练武艺。后朱大典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任章丘知县;于天启二年(1622年)升兵科给事中。因反对宦官魏忠贤党,五年出任福建副使;抵御“红毛番”侵扰有功,晋右参政。丁父忧,归隐金华北山鹿田书院读书。

崇祯三年(1630),朱大典官复原职;五年,累官至山东巡抚;因平定孔有德等兵变有功,六年,升兵部右侍郎;八年,农民起义军兴,朝廷命朱大典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郡,移镇凤阳。此后,朱大典坐失州郡,一再贬官。十四年,朱大典受命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坐镇凤阳。

在这期间,适逢许都围金华,朱大典的儿子朱万化募健儿抵御。不久,京师陷落,福王在南京登基。朱大典结交马士英、阮大铖,受召为兵部尚书,总督上江军务。

清兵破南京,福王被擒。朱大典回婺州,据城固守。鲁王监国,任命朱大典为文华殿大学士,建行台督师,辖金华、兰溪、汤溪、浦江四县。唐王立于福建,朱大典任东阁大学士,督师如旧。

清兵下浙东,过安吉,阮大铖随即降清。阮大铖又驰书信力劝朱大典倒戈,朱大典见信大怒,愤然裂书,令杀招抚使,誓与婺城同在。

清兵围攻婺城,城墙崩毁。朱万化带兵在旌孝街三清宫和关帝庙前与清兵浴血奋战,重伤而亡。朱大典急命家中妇女先入井自殉,后自携火绳与部将、子孙、馆师、随从环坐在八咏楼下火药库中,亲自点火自焚。火药库爆炸如发地震,清兵反走辟易,多自相践踏而死。朱大典全家男女22人均殉难。城陷后,清兵屠城。

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廷赐谥朱大典为“烈愍公”,并在金华通济桥北的双溪驿前,建造了一座高10米四柱的青石牌坊,横额上勒刻“表海崇勋” 四个大字。

时光再倒退数百年,同一片土地上,曾出现过一个让位求和的君主。梁开平元年(907)五月,太祖朱温封钱镠为吴越国王。吴越国经三代五世王,历时50多年,相传府治内耐寒轩两株千年古柏,即为钱镠为祝母亲生日而植。吴越时期北方连年战乱,婺州和江南诸郡在钱镠的统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到吴越钱弦俶时,他审时度势,将江山拱手相让于宋太祖赵匡胤,故王朝顺利更替,婺城平安无战事。

参考资料:《康熙金华府志》 《光绪金华县志》

蒋金治、朱丽倩《金华古城文化考略》

相关资讯

浚县古城:千年古城展新颜

□本报记者温小娟张体义陈晨跨过千年云溪桥,穿过浚县古城西城门,便到了人来人往的西大街。经受7月洪灾、8月疫情的考验之后,这里又恢复了往常的热闹。9月10日,恰逢周末,记者看到西大街上有不少商贩在路边支起了摊位。“每周五是街区集市固定开放的时

千年古城中的千年传奇“钦州坭兴陶”

金华婺城:一座千年古城的“双城”愿景

  都市快报记者唐登涛、本报记者张苑、梁亚伟说到“变脸”,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川剧的绝活儿,实际上在拥有四五百年历史的婺剧中,“变脸”也是一项特技,婺剧变脸不仅历史悠久,甚至比川剧变脸还要丰富多彩。在今年的未来生活节上,金华婺城区精心打造的

金华古城:千年城池 锁钥之地 人文荟萃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八咏楼、侍王府、水门巷、熙春巷、鼓楼里、保宁门……遗迹点点的金华古城,被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千古名句,锁住了时光里最美的一道影子。光阴静默不语,岁月年年有痕。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金华城凤凰涅槃、拔节生长,然而

金华为何至今都称为“八婺”?古代金华府和现在的金华有何区别?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仅仅整体上文明历史悠久,各个地方也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虽然现在到了工业化时代,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地域文化也不太鲜明,但是很多老一辈人仍然对自身家乡的地域文化相当自豪。中国数百个地级以上行政单位(一般由以前

古城绍兴,中国年龄最老的古城之一,城内处处散发着历史的气息

古城绍兴,是中国年龄最老的古城之一。早在新时期时代,人类文明的曙光就已经照亮了这片古老的土地。2500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霸业,越国大夫范蠡受命“筑城立郭,分设里闾”,从此绍兴在中国古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漫步在这古越之地、文物

从商丘的古城建设说开去(谈菏泽市定陶区古城发展构想)

最近国内兴起了一个古城建设的热潮,但从商丘的古城建设的结果来看,效果不是很好,别说卖票了,就是免门票,游客也是稀稀拉拉,非常的不景气。所以说如果不是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如果再走台儿庄古城和平遥古城的路子,以达到经济创收的目的以后是行不通了。实

古城街道:打好文旅融合牌推动古城新发展

  在认真贯彻落实平城区委二届三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了平城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统筹谋划,会议报告中,很大的篇幅提到了古城的保护与利用,发展与规划。古城在平城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古城是

忻州古城里的“小定襄”来古城不妨到“定襄郡”一游

  近日,由忻州古城根据全市14县(市、区)的不同地域风貌,打造的14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典型院落陆续开门迎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名为“定襄郡”的定襄主题院落一探究竟。  定襄主题院落为什么叫“定襄郡”呢?据《史记正义》,按古代谥法,

临汾将修建“平阳古城”,曾经的古城古迹多城墙高大,因战争被毁

曾经的平阳古城鸟瞰图前天,临汾出了一件大新闻,尧都区人民政府与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山西华翔恒泰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平阳古城项目战略协议”。也就是说,临汾将修建一座“平阳古城”。曾经平阳古城的鼓楼听到这个消息后,笔者为之而感动,千年的文化

神木古城整体规划图出来了!(内含现在古城风貌图)

对于老神木人来说古城的情愫不只是房屋还有古城的人古城的手艺古城的味道古城的故事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无论是一房一砖一瓦还是一花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感情■ ■■■■“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使保护建设后的神木古城既要保有古城古韵、延续历史文脉,又要着眼

绍兴“浙”十年:千年古城十年蝶变,擦亮城市发展新名片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周夏林8月29日上午,中共绍兴市委举行“‘浙’十年·绍兴”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主题为:坚持“八八战略”总纲领,走好“五个率先”奋进路。绍兴市委书记盛阅春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副书记、市长施惠芳回答有关问

“浙”十年·绍兴|推动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绽放夺目光彩

8月29日上午,中共绍兴市委举行“‘浙’十年·绍兴”主题新闻发布会。绍兴市委书记盛阅春,市委副书记、市长施惠芳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如兴主持发布会。发布会以“坚持‘八八战略’总纲领,走好‘五个率先’奋进路”为主题,聚焦

千年古城何以“弄潮”?绍兴“四条路”探市域现代化

发布会现场。 项菁 摄发布会现场。 项菁 摄中新网绍兴11月30日电(方堃 项菁)中国千年古城繁多,虽然没有一个城市会固守“落日的辉煌”,但如何在现代化巨浪中“立潮头”、拼精彩,这是每座城市必须书写的答卷。11月30日,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

央视跨年晚会为何垂青台州临海?解码千年古城的流量密码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晨 临海市委报道组 陈耿 共享联盟临海站 金晓欣 单群力 牟再2022来了!在新年钟声敲响前夕,有没有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这场落满台州印记的“高大上”跨年晚会?12月31日晚8时,“启航2022”央视总台跨年晚会顺利启幕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保险资讯网西班牙旅游网新东方西点学习网建材市场资讯网钢管舞培训网今日宿州株洲新闻头条网防城港白浪滩旅游梧州新闻资讯网瘦身减肥训练营梅州今日新闻网寒山寺旅游攻略书法培训网巴中今日新闻网美腾科技股票
凤凰古城旅游网-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东门城楼是凤凰古城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古城楼。城楼上有一个古老的钟楼,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凤凰古城旅游网 wendaoba.cn ©2022-2028版权所有